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天高云淡

学海无涯生有涯,耽心埋首少余暇.澄怀几忘浮尘事,无意争芳乞人夸.

 
 
 

日志

 
 

[引用] 什 么 是 佛  

2008-03-16 11:20:5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引用

东方红什 么 是 佛
佛的本意是圣贤,在我眼里,佛是那些具有大智慧、通晓事理、超脱生死、品格高尚的人。他们由于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因此,求佛应该是追求一种境界。

    那些仅仅靠折磨自己考验自己来说明决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因为那是着相,是执着。是痴。

灵悟在于放松自己、无拘无束,更高境界在于放松他人。

    佛的异化是从佛的神化开始的。

    把万人敬仰的圣贤神化,在认识还不发达的古代,并不是难事。

    神化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化、概念化。这是一种虚质。

    后来的佛,被当作人的心里那块善良、美好的部分。

    佛在心头坐。

    恻隐、热情、随顺……等等。我们要尊敬这些美德,呵护这些美好。见心见性。

    要有着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激之心。

    再泛化,佛是万事万物中美好的那一面。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佛是什么,佛是什么样子。

    佛在百草头。佛在万事万物,在任何时空。

    礼佛,其实是珍惜、赞美、温存这些好的成分,并坚持“美好始终在”的这种信念。

    发现美,并展示美,甚至创造美,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

    “佛在心中”或“心中有佛”是做人的很高境界,但仍然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激活万事万物的佛性,激发万事万物的美好。

    我们需要对佛虔诚,不仅仅是口头上说,不仅仅是在心里默念,而是让每一个细胞都有体会,让美好渗透身心。

    不仅仅是思想,不仅仅是感受,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出这些努力,去实现美好的大千世界。

    被称为佛的先哲,正是这样通过实现了别人、美好了世界从而实现了自己。

  评论这张
 
阅读(117)|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