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天高云淡

学海无涯生有涯,耽心埋首少余暇.澄怀几忘浮尘事,无意争芳乞人夸.

 
 
 

日志

 
 

举债  

2007-10-11 20:07: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举债
现今的时尚已然是无债不富了,许多场面上的人物都靠赖国家的人民的债美美地、牛皮哄哄地活着。所以想一想,便未免觉着自己这种心理脆弱,欠不起债,更过不惯债台高筑的日子的人,翰是可怜。
出身贫苦百姓之家,一向勉强维系的是清汤寡水的生活,没捞大钱的心计,更没有赚大笔外快的机会,从没体验过横财咬手的滋味,所以每逢工资袋中多了几十元奖金补助之类的款项便禁不住喜形于色浑身发烫,忍不住在心里把领导往神圣的位置上摆了又摆,好几天的心情都是一片阳光灿烂。别怪咱太小家子气,实在 是,小钱能解决大问题,对一个工薪族的小家庭,它意味着身上衣口中食。
钱是那么好花,而挣点钱是何等的不易。在居家过日子的艰难中,渐渐地便对“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深切的体悟,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料定那境况也不会有更多的例外,因着一个钱字,人家心里说不上有着怎样难言的苦衷。是故,对借钱这件事,尤其是伸手向别人借钱的时候,我是格外慎重的。张口言借,必先声明偿还日期,手头能周转开了,能提早还绝不可拖延,迫于无奈迟还几日,亦必须认真向人说明原因,以不失信于人。钱上自古无小事,即使蝇头般的“微型”经济往来,为防遗患,也最好作个备忘;即使再要好的朋友,也不可在债上马虎大意,这也是多少人的教训了。钱是好东西,能雪中送碳扶危济困,解人急难;钱是坏东西,一不留意,人就要被它贬低,感情就要被它玷污。事实上,每一个愿意借钱给别人的人,无不是基于一种借钱人品德的了解和信认,才肯慷慨解囊。否则,谁也不比谁缺个心眼,没道理老叫人家当“大头”。还没遇过债务纠纷,不过也常听说因为债务而闹得兄弟反目、朋友成仇,甚至弄出人命官司这样的惨事,知道世上每天都在公演着以钱为主题的正剧、反剧、悲剧、喜剧、闹剧,这个心一歪,那个心一横,本该和睦相处的人就兑变为厮杀的野兽。忒可怕。
是债总得还,不这样还,就得那样还。照这个理儿来说,也就不难想象那些借鸡生蛋,得了蛋却不还鸡的无赖,尽管要在面上摆谱玩派整出种种风光的景观来,其实内心里也绝不会是虱子多了不觉咬,他怕着呢,只不过债权人还没提刀索命使出硬手段而已。古已有之的“冤有头债有主”的“原则”,到多咱也不会失效。
没那大胆,又没那大脸,可偏偏为出一本书欠下了一屁股款子筑起了债台,而且偿还期一推再推,大觉失颜于人前,直闹得整天心慌意乱六神无主焦心如焚,想去跟人家解释解释,又怕人家脸色难看,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四处化缘加之全家节衣缩食筹集资金,以求早还“饥荒”早擦屁股早日解脱,别无他图。人都说现今要债的是孙子,不行,想想有张欠条攥在别人手里,咱可真真做不起这欠财的爷!
无债一身轻,不亏谁不欠谁的日子,过着多踏实。
  评论这张
 
阅读(12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